癌字里边含有三个口,可见癌症跟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每年都有一些人饮食不当而跟癌症扯上关系,让人痛苦不堪,本文就来认识一下哪些癌症是吃出来的。
口腔癌
口腔癌是一类慢性的病理过程,在发展成癌症之前,需经历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口腔粘膜的癌前病变过程。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患口腔癌者少见。吸烟不饮酒或酗酒不吸烟者口腔癌发病率分别是既不吸烟也不饮酒的2.43倍和2.33倍,而有烟、酒嗜好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也不饮酒者的15.5倍。
除了香烟和酒精,槟榔也是引起口腔癌的罪魁祸首之一。近12年来,长沙市5家医院的口腔癌病人迅速增加。17年12月,湖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湖南省肿瘤登记的最新数据中,男性口腔癌发病首次进入了湖南省全部癌症发病比例的前十。
所以,预防口腔癌,最主要的就是戒烟戒酒戒槟榔。
食管癌
爱吃热饮热食,是增加食管癌风险的因素之一。
食道是连接咽喉和胃部的器官,对温度特别不敏感,很多人在进食热饮或者过烫食品的时候感觉嘴烫,食道或者胃并不会感到不舒服。
实际上,食道粘膜已经受到损伤。因为食道粘膜耐受的温度约为60℃,一旦超过这个温度,食管就容易被烫伤。
例如,潮汕地区的传统饮食功夫茶,只有滚烫的时候喝才叫“趁热”。而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潮汕是食管癌的六大高发地区之一,潮汕地区的南澳县,食管癌死亡率位居全国各地区食管癌死亡率第二。
食管癌的发病不仅与长期喜食过热食品有关,还与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过量食用腌菜食品、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注重口腔卫生等有关。
胃癌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当前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患病。在所有癌症中,胃癌与吃的关系最为密切。
很多胃癌患者在患病之前很喜欢腌菜、泡菜等腌制食品,但这些食品都含有高盐成分,可以破坏胃黏膜。腌制品中硝酸盐可以分解成亚硝酸盐和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会诱导胃黏膜的癌变,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的几率。
除了饮食结构方面诱发我国罹患胃癌之外,幽门螺旋杆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统计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6倍。因为它会反复破坏胃黏膜,从而诱发胃炎和胃溃疡,长久刺激下,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变异,就可能转化为癌前病变,进一步就会发展为胃癌。
虽然,一般约80%~90%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不会出现什么症状,也不会患上胃病乃至胃癌,但平时还是得要注意饮食的卫生,最好实行公筷制,这样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免得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威胁。
肠癌
调查发现,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越高。究其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吃得太好、动得太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都是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健康情况下,肠道菌群保持着相对稳定,优势菌群为有益菌,约占90%。当机体受到某些内因或外因的作用,如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感染等原因,该平衡会被打破,可能形成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人体内代谢产物异常,充当肠癌癌变和发展的“辅助剂”。此外,菌群失调也会导致机体免疫紊乱,癌变细胞产生免疫逃逸,这可能也是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差的重要原因。
肝癌
肝癌是被酒“养”出来的,这是有着一定道理的。
酒精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中间产物——乙醛,这是一种明确致癌物,可以破坏并导致细胞内的DNA双链断裂,从而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长期喝酒的人,不仅要饮酒,还会吃很多油腻的食物,这样过度油腻的食物碰上伤痕累累的肝脏,就会慢慢让脂肪、甘油三酯等有害物质堆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出现。如果肝脏继续接受摧残,就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据统计,肝硬化患者恶化成肝癌的比例在10%左右,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当放在整个肝病患者的基数上,就会有数万人因这些原因而患上肝癌,所以一定不能忽视。
肝癌的另一大诱因就是黄曲霉毒素。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粮油食品污染中,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污染最为严重。所以,对任何霉变的食物都不要产生怜悯之心,直接扔掉就好。
同时,乙肝患者更加应该注意食品卫生健康。有相关试验证明,HBV(乙型肝炎病毒)会和黄曲霉毒素产生协同作用,实现“1+1>2”的致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