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变成空气》第一部分 我本健康 1.7
医学院让我对于意义,生命和死亡之间关系的理解更加敏锐。看到我在本科时写下的人类联系,转化成现实的医患关系。作为医学生,我们遭遇死亡,痛楚,和患者护理所需的工作,同时屏蔽掉责任的真正冲击,尽管我们能够发现它的幽灵。医学生前两年花在课堂上,分科,学习,阅读;很容易就把这些当成不过是本科学习的延伸。但是我的女朋友陆茜,我在医学院一年级遇到她(后来成为我的妻子),却理解学术的潜台词。她爱的能力几乎没有止境,那也是对我的教训。一天晚上,在我们公寓的沙发上,学习深入挖掘构成心电图的曲线时,她迷惑了,之后正确的识别出了一个心律不齐。突然之间她醒悟了,开始哭:不管这个“练习用心电图”来自哪里,这个病人都没能活下来。纸上这些弯弯曲曲的绝不仅仅是线条;那是心室纤维性颤动恶化成心脏停搏,会让你流下泪水。陆茜和我在读耶鲁医学院时,施普·诺兰还在那里任教,然而我只是作为读者认识他。努兰是一个知名的外科医师兼哲学家,他关于道德的书《我们如何死去》影响巨大,我高中时就出版了,却直到医学院时才到了我的手上。我读过的书几乎没有如此直接完整地处理生存的基本事实:所有的有机体,不管是金鱼还是子孙,都会死。我在夜里房间里凝神注视,又记起的他对于祖母疾病的描述,以及那一章如何完美的照亮了——个人的,医学的,精神的道路错综交织。诺兰回忆了孩提时,他玩一个游戏,用他的手指去掐祖母的皮肤,看需要多久才能复原——作为衰老过程的一部分,伴着新发现的气短,给她看“逐渐滑入充血性心衰……上了年纪的血液能从上了年纪的肺部纤维中获得的含氧量的显著下滑。”但是“最明显的,”他继续,“是慢慢的远离生命……等到芭芘停下了祈祷,她早已停下了精神上的一切事情。”随着她致命的中风,努兰回忆起托马斯·布朗爵士的《医者的信仰:“伴着痛苦纷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却不自知,然而离开这个世界是也并不容易。”
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斯坦福学习文学,在剑桥学习医学史,本想更好地理解死亡的特质,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好像仍然对其一无所知。诸如诺兰的描述让我相信,这种事情只有亲身面对的时候才会明白。我追求着医学来取得对医学孪生谜团的见证:其经验主义及生物的表现:同时兼具深切的个人和极其的非个人。
我记起诺兰,在《我们如何死亡》的开篇,写到,作为一个年轻的医学生独自和心跳已经停止的病人在手术室里。绝望之余,他切开了患者的胸腔,试图手动按摩心脏,真正的把生命挤回他的体内。病人死了,指导老师发现诺兰浑身是血,失败了。
等我上了医学院的时候情况已经变化了,这样的场景不可思议:作为医学生,我们几乎不许触碰病人,更不用说开胸了。然而没变的是,在血迹和失败中带着英雄主义的责任感。这作为医生的真正形象打动了我。
页:
[1]